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习交流 > 正文
培训归来话心得
2012年02月16日

                                                                          2011726日至86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在北戴河举办的第四十九期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短短的十多天里,虽然学习紧张而又辛苦,但能够亲耳聆听国家语委领导、国家语言研究和普通话水平测试(PSC)顶级专家的课,我又感到莫大的幸福与满足。每天面对着知识渊博的他们,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突然来到广阔无垠、精彩纷呈的外面世界。我贪婪地学习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知识和测试技能,竭尽全力地朝着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目标努力着,我的普通话水平和测试能力也在一天天地提高着,最终取得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我收获了许多、许多……我很愿意把学习的心得写下来与各位同仁一同分享。

    一、    在学习中提升认识

    1、对语言文字工作意义的再感悟

    开学典礼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的讲话高屋建瓴、发人深省,使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字事关历史文化传承,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体现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举措,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应该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努力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再认识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测试,也是国家唯一一个法定的语言测试,主要测查应试人普通话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PSC的直接目的是测查并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为用人部门考核工作人员提供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根本目的是促进推广普通话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全社会普通话的普及和提高。从测试目标看,PSC不是单纯语言知识的测试,而是言语能力的测试,不是测查特定(专门)言语能力, 而是测查一般言语能力。 PSC侧重测查应试人普通话这种语言系统本身的语码操作能力(具体体现为: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有所涉及但不是测查重点。从测试方法看,PSC是我国国家级考试,是不定期反复性平行卷本的考试。从使用目的看,PSC是一种水平测试。从测试范围看,PSC是一般用途语言测试。从测试性质看,PSC采取口试方式,是规模宏大的主观性试,以直接测试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从测试实质看,PSC是对行为样本所做的客观的标准化测量,通过对应试者一组有代表性的普通话言语行为的有效抽样,推论其内化的普通话能力,并根据统一的规则赋予相应成绩。PSC从启动到今天,已经17年了,其学科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已发展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了加强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所首创了PSC博士专业方向和语言文字测试学硕士点。

    3、对《等级标准》的再解读

    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分为三级六等

    三级六等这一等级标准的诞生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时间。1991年最终提出“三级六等”的标准。三级的依据是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主报告《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中提出的“普通话三级标准”。即“第一级是会说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语汇、语法很少差错。第二级是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言不太重,词汇、语法较少差错。第三级是会说一般的普通话,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听懂。此外,还参考了“美国外语水平测试”的等级划分:一级相当于双语水平;二级相当于专业水平;三级为初级水平。关于设立六等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级的跨度大,级中分两等,跨度缩小,能减少晋级的难度,增强人们进去的信心;二是级的跨度大,对级的特征难以具体描述,分等以后的特征和界限很容易说清楚,测试员与受试人也易于掌握,评级的透明度高。

    (2)等的特征和分界

    等下有级,等隶属于级;等和级既是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

    一级是普通话水平的最高级别。一级标准是衡量普通话水平中的纯正程度。获得一级水平的应试人,在测试过程中,不出现词汇、语法的失误,仅仅出现不系统的零星的语音语调失误或缺陷,但失误应属于普通话的范畴,原则上不能有方言性质的失误。失误极少的是甲等,稍多的是乙等。

    二级是普通话水平的中等级别。二级标准是衡量普通话是否标准规范。获得二级水平的应试人,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不同范围、不同数量的方言性质失误。失误范围较小、失误数量较少的是甲等;失误范围较大、失误数量较多的是乙等。在声调调值方面,二甲只能有个别的失误,二乙则存在系统性失误。

    三级是普通话水平的低等级别。三级标准是衡量普通话水平中的熟练程度。获得三级水平的应试人,在测试过程中,语音失误范围大,方言语调明显。三甲的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三乙方音特征突出,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时听不懂。

    3)《等级标准》是全国统一标准

    尽管各方言与普通话差异大小不同,有的方言与普通话语音、语汇、语法很接近,有的则相差甚远。但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能有不同的标准,只能实行一个标准。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后,对不同方言区在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上可作出不同要求,要求不必统一,标准必须统一。

    4、对评分标准的再理解

    1)关于语音评定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语音错误:指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一个音位发为另一个音位的现象。

    语音缺陷:指未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一个音位发为另一个音位,但尚未达到标准音位的现象。

    语调偏误:指语调形式不符合普通话的规范。

    停连:指有声语言语流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

    语调:是语气外在的超音质性特征诸如高低、快慢、轻重、停连、虚实等声音形式的总和。

    2)关于语音评定中“语音错误”、“语音缺陷”的基本类型

    测试员在语音评定中会碰到三类“语音错误”,一是误读产生的读音错误,包括读错字、别字、白字以及异读词读音错误等,例如把“涮”读作“shuā”;把“拔”读作“bō”;把“闩”读作“guān”或“chā”;把“葡”读作“táo”;把“呆”读作“ái”等。二是完全按汉语方言读音,即指声、韵甚至声、韵、调都按方言读的情况。例如例如把“鞋”读作“hai”;把“街”读作“gai”;把“全” 读作“cuan”。三是受汉语中方言语音系统的影响,在说普通话时字音遗留某类声母、或某类韵母、或某类声调调值的读音。

    语音缺陷也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是遗留汉语方言语音系统的某类声母或某类韵母或某类声调的读法.例如:遗留齿间;用舌叶音代替舌面前音;遗留喉塞音入声韵尾;阴平调(在重读音节)调值偏低,读作半高平调44的。二是在学习普通话语音系统过程当中,纠正发音不彻底,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的程度。例如:舌尖后音发音部位靠前,实际舌尖是接触或接近上齿龈(上牙床);卷舌韵母虽有卷舌色彩,但相当不自然。三是由于语音教学训练不当,形成语音缺陷。例如:训练舌尖后音时,没有要求舌头整体后缩,而是过分要求舌尖后卷,造成“大舌头”色彩;当读音节时,强高声母发音部位“抵住”的时候,实际使舌尖韵母丢失;过分强调发好鼻音韵尾-n-ng,使韵尾延长,音节结构发生变化;又如,强调上声曲折,但没有注意突出上声(实际忠实描写调值应为2114)中低调段11的特点,稍延长则在214后带降尾等。

    3)关于“朗读短文”项的评定

    ①停连不当的评定

    停连不当包括了读破句,把句子读得有歧义,朗读中字化、词化、句化等现象。读破句是指朗读时在不该停顿的地方设置停顿,使得语子结构支离破碎,语义表达不准确的现象。把句子读得有歧义是指由于朗读时停顿不当,使听者误解了文章原本要表达的意思的现象。字化、词化、句化是指朗读者朗读时没有按照文章整体的语义表达做起承转合的停顿和连接,而是以字、词、句为单位停顿。

    ②语调偏误的评定

    语调偏误的评定包括了字调、句调、轻重音(词重音、句重音)格式三个方面。

    4)关于“命题说话”项的评定

    ①语音标准程度的评定

    “命题说话”项语音标准程度的评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确与模糊相结合,立体评定的方法。首先要准确记录应试人语音错误的次数。其次要进行定性的分析。定性分析包含音质性失误和超音质性失误两个方面。音质性失误是指声韵缺陷的类型的多少、程度的轻重。超音质性失误是指轻声、一的变调、字调、轻重音格式、语调等的失误类型的多少和程度的轻重。第三步是根据语音错误量和方音程度归档。最后一步是综合失误量、失误性质确定应扣除的分数。

    ②语汇语法规范程度的评定

    “命题说话”项语汇语法规范程度的评定以是否出现典型方言性质的词汇、语法现象为主要视点。应试人说话出现语汇语法失误,首先要断定是方言性质的失误还是非方言性质的失误。如果是方言性质的失误,根据其量的多少、程度的轻重扣分;如果是非方言性质的失误,如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等,视情况酌情扣分,但一般扣分不能超出方言性质失误的扣分,有时失误不严重也可不扣分。

    “命题说话”项语汇评定的依据是:“现代汉语规范词表”中所收的词汇(常用词表);规范性、权威性语文词典所收的词汇;语言比较规范的现代、当代重要著作使用的一般词语;全国性重要传媒使用的一般词语;北方话地区普遍使用的一般词语。语法评定的依据是:语言比较规范的现代、当代重要著作使用的普遍语法;规范性、权威性语文词典释词和例句体现的语法;全国性重要传媒使用的普遍语法;北方话地区普遍使用的语法;权威性教材和语法专著描述的教学语法体系和普遍语法规律。

    二、在思考中获得感悟

    王晖老师、陈茜老师的课还启发我思考许多与测试有关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感悟。

    1、普通话水平与测试能力的关系

    普通话水平与测试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普通话水平是测试能力的保障,测试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测试员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打个比方,普通话水平就好比是一把尺子,测试就好比是用尺子去度量物体的长度,要想准确地度量物体的长度,用来度量的尺子先得精准,否则就不能准确地度量物体的长度。同理,要想提高测试员测试的信度,测试员的普通话必须标准,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听音、辨音能力,一个合格的测试员,必须同时具备相当高的普通话水平和测试能力。PSC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其标准比一级甲等还要高,为了提高测试的信度,每个测试员都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力。在培训班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我虽然获得了95.8分的较理想的成绩,但一级甲等仍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因为只有普通话水平达到炉火纯青、完美无瑕的程度,才能驾驭整个测试的评定标准。

    2、评分系统和《等级标准》的关系

    PSC《等级标准》在国家专门法律中有清楚的表述 ,《等级标准》的探讨开启了PSC研究的序幕,是制定《测试大纲》、《实施纲要》等系列文件的基础,可以说《等级标准》也是设计评分系统的依据,评分系统是《等级标准》的数字化解释系统,评分系统与《等级标准》共同构成PSC的成绩解释体系。

    3、关于临界等级的评定

    测试中测试员普遍感到临界等级不好评定,稍不谨慎,就会产生错等的情况。在授课老师的启发下,我思考得出结论:遵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把应试人的得分与等级特征结合起来做通盘的考虑,最后确定等级。如应试人分数为97分,但存在成系统的语音缺陷,也应评定为一级乙等,因为一级甲等的失误是普通话范畴的,一级甲等不允许出现成系统的语音缺陷。又如应试人分数为91.9分,但没有出现超音质性的失误,也应评定为一级乙等,因为是否存在超音质性失误是评定一级与二级的重要依据。

    4、关于新《大纲》对评分系统的调整

    与原《大纲》比较,新《大纲》的评分系统更为细致、更为科学,评分要素的表述更为准确。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测试项时限有所调整

    “读单音节字词”项,时限由3分钟调整为3.5分钟;“读多音节词语”项,时限由3分钟调整为2.5分钟;“命题说话”项,时限由4分钟调整为3分钟。这样的调整更符合表达和测试的实际。

    (2)评分要素表述上的变化

    “朗读短文”项把原《大纲》“方言语调”的表述调整为“语调偏误”; 把原《大纲》“停顿、断句不当”的表述调整为“停连不当”;增加了“声母或韵母系统性缺陷”的评分规定;明确了朗读不流畅的评分要素。这样的调整使得评分要素表述更准确,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度。

    3)原《大纲》中“读双音节词语”调整为“读多音节词语”

    这一调整使得测查更全面,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度。因为汉语语汇从音节数量多少来看,可分为单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多音节词语,其中双音节词语占绝对优势,但多音节词语也有一定数量,也应该在测查之列。

    4)“命题说话”项缺时的扣分更加细化,这样可防止因取巧有意减少说话时间的情况。

    5、关于测试研究

    本期培训,主讲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测试研究的论文,分发了测试研究的专著。这些文章和专著,从音位学角度,从应用语言学角度,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或运用教育测量学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运用实验语音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PSC进行了探讨研究,大大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对我以后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课题的选定,有很大的启示和启发作用。

    三、在训练中提高能力

    本期培训班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由王晖老师主讲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知识,后一个阶段由陈茜老师带领学员进行严格的测试能力的训练(被学员们戏称为“魔鬼训练”)。陈茜老师的训练课,讲授清楚,训练安排合理(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由慢速训练到快速训练),指导到位,训练扎实,点评准确,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了测试能力。

    1、   理解了语音评定的方法与原测

    1)定量与定性的辩正关系

    通过测试训练,我深刻理解了成绩评定中定量与定性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说,量化评定较为清楚,易于把握,也便于操作,但单纯使用量化评定是不科学的,难以测出应试人的实际语言水平。如应试者同样是出现10个字以内的语音错误,但实际测试中的语音整体面貌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其中有常用字错误与非常用字错误的区别;有方言性质错误与非方言性质错误的区别;有语音系统性错误与语音非系统性错误的区别;有的是异读词读音的错误;有的还可能由于紧张出现口误。这种种情况不是靠数数语音错误的字数就可以机械评定的,而且在综合评定中,字音错误只是参照条件之一,不是唯一条件。因此,成绩评定中,除了量化的考量,还要注意错误、缺陷的类型是否多,程度是否严重,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进行立体的评定。

    2)精确与模糊的辩正关系

    PSC是主观性的测评,测评过程中既存在显性标准,又存在隐性标准。通常显性标准可以量化,容易把握,可以做到精确;而语言测试中隐性标准表现为测试过程中的定性分析,是主试人在评分过程中尚未表述出来或难于表述出来的判断正误的标准,它隐含于主试者的语感判断之中,评分结果最终反映为模糊判断,这种模糊判断是主试人对应试人语言表征综合判断中的高级形式。一个成熟的主观性测试,表现为显性标准的恰当表述和主试人隐性标准的恰当运用,应该是精确与模糊的辩正统一。

    3)“无罪推定”原则

    测试中,应试人发音稍纵即逝,测试员应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听音、辨音。听到发音错误就判定为发音错误,听到发音缺陷就判定为发音缺陷,不能因为听到应试人发音错误较多,就推定其发音缺陷也较多;也不能因为没有听清楚应试人发音,就判定为发音错误或发音缺陷。

    2、掌握了一些测试技巧

    1)能凭借瞬时记忆做即时判断的项,边听边打分,对于错误数量较多,难以即时判断的项,听完整道题再打分

    测试是个高强度的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工作。测试员进入测试,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听音、辨音,快速的记录应试人错误元件,最后还要准确无误地计算分数,整个测试过程是繁忙的,更是复杂的。要想测试得既快又准,测试员必须做到“一心二用”,学会注意的分配。这就得掌握测试技巧,否则就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难以保证测试的信度。如朗读短文”项的评分要素有这样六个:第一、错读、漏读、增读,每个音节扣0.1分;第二、声母韵母的系统性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第三、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第四、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第五、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第六、超时,扣1分。测试时,可重点记录第一项的错误元件,其余各项凭借瞬时记忆做即时的判断,最好在听到200多个音节时打分,最后再计算错读、漏读、增读音节的多少,打出这道题的分数。这样,测试就较为从容,不会很慌乱。“命题说话”项的评定也可如法炮制。

    (2)当机立断,毫不迟延

    如前所述,测试时测试人发音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测试员听后迅速作出判断,容不得细细琢磨。因为在琢磨一个音时,肯定应试人已发完好几个音了。所以测试员测试时,没听清楚的音不要去纠缠,继续听后面的音;觉得发音有问题,但一时分辨不清是发音缺陷还是发音错误时,判定为发音缺陷。有声语言的听辨没有推敲的时间,测试时必须当机立断,毫不迟延。

    培训暂告段落,学习永无止境。因为有这次学习的收获,今后在语言教学与测试工作中,我将继续充满信心地上下求索。

     

     

    作者简介:陆妙琴(1966—),女,陕西省旬邑县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汉语口语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教学及研究工作。